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呕吐

降冲安胃开邪拒,气不奔腾呕自平。[总诀]寒热阴阳细品详,总因气逆呕斯生

宜人参干姜汤。呕吐不食,水饮不得入口者,火热相拒隔也

人参(三钱) 黄连(三钱) 黄芩(三钱) 干姜(五分)

歌曰∶呕时拒隔水难尝,多用芩连少用姜

惟有人参能养液,主方重使却无妨

宜酒蒸大黄汤。呕吐能食,食入实时吐出者,两热相争冲也

大黄(三钱) 甘草(一钱)

歌曰∶呕吐虽能纳水浆,实时吐出胃脾伤

只缘两热相争竞,酒水同烹草与黄

宜姜附六君汤。食久乃吐,兼见大腹胀满者,脾经乏火化也

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云苓(三钱) 甘草(一钱) 半夏(二钱) 陈皮(一钱) 干姜(一钱) 附子(二钱)

歌曰∶食饭经时呕吐频,更兼腹满病原真

人参附片姜和术,半夏云苓甘与陈

宜香砂养胃汤。食久乃吐,兼见胸前胀满者,胃府之虚寒也

木香(二钱) 砂仁(二钱) 白术(二钱) 云苓(三钱) 陈皮(一钱) 半夏(二钱)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大枣(四枚) 生姜(三片)

歌曰∶食久胸前胀满增,香砂治呕有奇能

参苓枣夏俱同煮,术草姜陈也共蒸

宜仲景真武汤。食久乃吐,吐出多带水液者,肾部之虚寒也

白术(三钱) 云苓(三钱) 白芍(三钱) 生姜(三片) 附子(三钱)

歌曰∶肾寒呕吐水津多,术芍云苓姜附科

姜附散寒为主药,术苓平胃共调和

)。(伯未按∶若呕吐苦水,或酸水,或绿水,而不能饮食者,吴萸,黄连浓煎,缓咽

宜仲景乌梅丸。食久乃吐,吐出多带酸水者,肝藏有寒热也

乌梅(三个) 人参(二钱) 黄柏(二钱) 黄连(二钱) 当归(三钱) 干姜(一钱) 细辛(五分) 桂枝(一钱) 附子(二钱) 花椒(一钱)

)。(伯未按∶蜀刻本作“宜吴茱萸原方”,方用吴萸、生姜、人参、大枣

歌曰∶食已经时吐带酸,梅连桂附善平肝

姜辛椒柏当归研,再入人参裹作丸

宜加味二陈汤。单吐痰涎,或兼咳嗽头痛者,胃中有痰饮也

陈皮(二钱) 半夏(二钱) 云苓(三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 竹沥(一勺)黄芩(三钱)

)。(伯未按∶蜀刻本无黄芩

歌曰∶单吐痰涎用二陈,夏陈苓草竹姜匀

黄芩加入兼清热,热净痰除效若神

宜加味左金丸。单吐酸水,或兼头痛如破者,肝寒气上逆也

吴萸(二钱) 黄连(一钱) 人参(二钱) 云苓(三钱) 细辛(五分) 苡仁(三钱)

歌曰∶单吐酸宜用左金,参苓细苡共连寻

辛温独取吴萸性,肝气平时病不侵

)。(伯未按∶一味吴萸浓煎服亦效,肉桂粉亦佳

宜附子理中汤。呕吐不止,兼见腹痛下利者,脾气之虚脱也

附子(二钱) 白术(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干姜(一钱)

歌曰∶吐兼下利责脾虚,参草和中是急需

附术干姜仍合用,理中汤服病当除

宜原方柴胡汤。呕吐发热,或兼口苦胸满者,少阳之逆气也

黄芩(三钱) 柴胡(一钱) 人参(二钱) 生姜(三片) 半夏(三钱) 甘草(一钱) 大枣(四枚)

歌曰∶吐兼发热用柴芩,只为三焦逆气侵

夏草姜参同大枣,长沙旧法细推寻

宜藿香正气散。卒然呕吐,兼见发闷恶心者,感瘴厉异气也

白术(三钱) 半夏(三钱) 云苓(三钱) 白芷(二钱) 腹皮(二钱) 生姜(三片) 砂仁(二钱) 浓朴(一钱) 陈皮(一钱) 桔梗(一钱) 紫苏(一钱) 藿香(一钱) 甘草(一钱) 大枣(四枚)

歌曰∶卒吐还兼发恶心,瘴乡芷朴急当寻

术苓夏腹砂陈桔,藿草姜苏枣共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