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大青龙汤方第二十一

去滓。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停后服。以水九升。先煮麻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麻黄(六两去节味甘温)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二两炙味甘平)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味苦甘温)生姜(三两切味辛温)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石膏如鸡子大(碎味甘微寒)上七味

寒宜甘发。辛甘相合。然风宜辛散。桂枝、姜枣。辛甘均为发散。以发散荣中之寒。以解除卫中之风。乃能发散荣卫之风寒。麻黄、甘草、石膏、杏仁

王文禄云。大青龙、麻黄汤之变。小青龙、桂枝汤之变

乍有轻时。身不疼但重。无少阴证者。伤寒、脉浮缓。大青龙汤发之

此以风胜。故身不疼。此以兼风。伤寒者身疼。中风者身重。故乍有轻时。不发厥吐利。无少阴里证者。为风寒外甚也。此伤寒见风脉也。与大青龙汤以发散表中风寒

许氏云。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三方鼎立。仲景治伤寒。无不应手而愈。若证候与脉相对

大青龙。王文禄云。尤为峻剂。故加石膏于发汗药中。治风寒外壅而闭热于经者

少腹满。或喘者。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或小便不利。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或渴、或利、或噎

针经曰。肺寒气逆。中外皆伤。此之谓也。发汗散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饮。则水寒相搏。与小青龙汤。以其两寒相感。故气逆而上行。故有或为之证。故干呕发热而咳。形寒饮冷则伤肺。随证增损以解化之。水气内渍则所传不一

<<张卿子伤寒论>>•张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