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五劳六极七伤方一十首

五劳者。邪气多。正气少。一曰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两向取势。去肘臂之劳。病源夫虚劳者。始起来去七通。一一皆急三七。两足趾相向外扒。五劳六极七伤是也。不欲言;二曰血极。肘膊腰气散尽势大闷。又云∶两足跟相对坐上。令人无颜曰骨极饮食不者。两膝头柱席两向外扒使急始长舒两手。一小便苦血目暗肺伤发落男子浮寸薄养此之放两肘头向外。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神不脾劳阴湿六极者

去五取势寸

冷。又势二七

努膝向相

来去七用之常去五为食

消渴。心下积聚。使人身体润。服之多情性。补益养精方。息十二引去心广济疗五劳七伤六极八风十二痹

生干地黄(十二分) 天门冬(十分去心) 干姜(六分) 菟丝(十分酒渍二宿焙干别捣)石斛(八分) 当分) 人参(八分) 玄参(菀(六分) 茯苓(八分) 防风(六分) 杏仁(八分骨皮(六分) 椒(三分去目汗)

日再服。蜜和丸如梧子。渐加至三十丸。上二十二味捣筛。空腹酒下二十丸。忌鲤鱼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大酢芜荑等

崔氏肾沥汤。补诸不足方。疗五劳六极八风十二痹

猪肾(一具去脂膜) 附子(四分炮) 芎 (四分) 牡丹(四分) 桂心(四分) 茯苓(八分) 干地黄(六分)(八分)当归(四分) 黄 (八

分四服。去肾纳药。煎取四升。干漆散方。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七升。百病无不补之。煮肾取一斗一升。忌羊肉饧冷水酢生葱芜荑胡荽。(古今录验同)又治丈夫五劳七伤

干漆(八两熬令断烟) 苁蓉(八两) 石斛(八分) 枸杞子(一升) 干地黄(十两) 远志皮(五两) 续断(五两) 菟丝子(五两) 天雄(三两炮) 桂心(三两)

酒饮皆得。上十味捣筛为散。每旦服一匕暮一匕。忌猪肉生葱芜荑冷水

又七味干漆散方。(韦都水服不逾月光悦倍常疗虚羸无比)干漆(三两熬烟断) 干地黄(八两) 芍药(二两) 苁蓉(二两) 五味子(二两)食茱萸(四两) 枸杞子(四两)

日二服。忌芜荑。以知为度。酒服方寸匕。渐加至二匕。上药捣筛为散

里急。四肢重。腰膂强。又五落散。胸胁胀满。背痛头眩。主五劳六极七伤八不足。环脐腹有病甚大黄(六分) 麦门(炙七分去心) 栝蒌(五分) 白薇(七分) 甘草(五分炙) 当归(十分) 干地黄(七分)(五分)桂心(三分) 铁屑(三

当蒸之。以温汤浸之。上十五味合捣筛。以白蜜一斤枣膏一斤。和 (疏有切)前药

尿难。耳聋。自汗出。疗腰背痛。少腹挛急。阴痿脚冷皆其病候方。令如和加当搜又落肾散一名肾着散

羊肾(一双作脯炙燥) 磁石(六分研) 天门冬(五分去心) 人参(二分) 防风(三分)天雄(三分炮) 龙分) 干地黄(四分) 桑白皮

日五六服。上十五味下筛。空腹以大麦饮下二方寸匕。忌鲤鱼猪肉冷水芜荑酢等物

头痛。强阴。坚筋骨。又枸杞酒。消渴风湿。疗五内邪气。下脑胁间气。利大小肠填骨髓

破积用米(一石为一剂黍糯并得计常酿酒米一石用曲一斗此加五升弥佳其曲唯须上好者末之)枸杞(三十斤去赤皮半寸锉之以水一石浸之三日煮取五斗汁) 生地黄(二十斤洗去土细切共米汁)

上四味。盖瓮口。地黄一味。三物药汁。分半渍米。如人肌温。总和一 。经二七日。压取封泥。复经七日。初一度酿。共米同蒸之。总合得五斗。用麻子二斗多。 半及曲和酿饭

病退

六极。七伤。五脏病。六腑病。何谓五劳。表里受病。千金五劳六极七伤虚损。凡远思强寒苁蓉(七分) 五味子(八分) 地肤子(五合) 续断(五分) 蛇床子(五分) 车前子(五合) 菟丝子(七合)生(七分)韭子(五合) 天门冬龙骨(七分)

日三。以酒服方寸匕。上十七味合捣筛。(出第十九卷中)。忌猪肉冷水鲤鱼芜荑等

甚则偏枯。筋缩拘挛。胸心腹减。疗五劳七伤。大风缓急湿痹不仁。古今录验淮南八公石斛万病散

康健牛膝(二分) 远志(二分去心) 续断(二分) 蛇床子(三分) 菟丝子(三两酒渍) 苁蓉(二分) 茯苓(二分)辛(二分)附子(二分炮) 天(二分) 石斛(二分) 云母粉(二分) 菊花(

日三。神良。捣筛为散。以知为度。胃气不和。令人多思。上二十二味。随病倍其分。发于五脏虚劳。小便或难或数。脾气不和三丸方。先食以酒服方寸匕。忌猪味)又淮南王枕中丸疗五劳六极七伤

芎 (二两) 附子(二两炮) 桂心(二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干姜(二两) 蜀椒(二两汗) 杏仁(四两去皮尖熬) 白术(五两) 当归(二两) 大黄(一两)

日三。以酒服五丸。(并出第二十五卷中)。上十二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外台秘要>>•王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