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脏腑论

心藏神。肾藏精。脾藏魂。胆藏魄。传气于肺。传血于肝。故以藏精。水能生木。木为之子。用以藏神。精始为魂魄。而并其出入。故胆中藏魄。生阳曰魂魄。胃受物而化之。乃精之所自出。是精气之佐使。心南方太虚火。乃神之所自出。而传水谷于脬肠矣肾北方天乙水

火能生土。土为之子。人之一身。精神其主。而随其出入。故脾中藏魂。是为神气之所弼

人之生也。精神魂魄。性之用也。血气水谷。形之用也。必有藏焉。所以灵也。性者受之天。心者神所藏。肾者精所藏。脾者魂所藏。胆者魄所藏。形者资于地。而魂魄其使也。惟内外交相养。统其藏者心也。而不违其则者。则精神强而魂魄盛。故能发见于声臭言视之间

必有腑焉。又为之脬肠。肺为传气之腑。胃为化水谷之府。以流其渣滓浊秽。由胃管入于胃中。其滋味渗入五脏。故天地之性人为贵。愚谓人之饮食入口。岂若异端者之言魂魄哉

乃化之。渣滓浊者。结于广肠。津液清者。入于膀胱。则入于大肠。始分别清浊。胆引入于脾。其质入于小肠。浊者入于溺中。其清者入于胆。至膀胱又厘清浊。膀胱乃津液之府也

为涎。为唾。为涕。为泪。为汗。精生神。乃成五汁。气血化精。统之于肾。统之于心。谓之命门。脾散于五脏。而统之于肝。而统之于肺。为人之元气。鼻为呼吸也。行于五脏五腑。精藏二肾之间。气从肺管中出。其滋味渗入五脏。脾不和乃化为痰。神藏于心之中窍。血生气于五脏五腑。五汁同归于脾脾和乃化血

<<寿世保元>>•龚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