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曰。人之一身。和平无偏。若有偏胜。即为之患。痼冷之症。真阳耗散。脾胃虚弱。加食冷物。有伤脾胃。畏冷憎寒。饮食不化。呕吐涎沫。兼理脾胃。令人咳嗽。由人之一身。或大肠洞泄。或小便频数。贵乎阴阳升降。以至手足厥冷。治法宜暖下元。尤当详而治之。又有肺虚而畏寒者。固结其寒于脏腑不散
一论阴症。身静而重。言语无声。目睛了了。口鼻冷气。水浆不入。面上恶寒。有如刀刮。大小便不禁。先用葱熨法。气少难以喘息。(方见中寒)次用理中汤
加味理中汤
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脐) 人参 白术(去芦炒) 干姜(炒) 肉桂 陈皮 白茯苓(去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炙)
上锉。枣两枚。生姜三片。水煎热服
阴囊缩入。手足厥冷。腹痛胀满。冷汗大出。脉或洪弦。一论阳症归阴
固阳汤
黄 (蜜水炒) 人参(各一钱) 白术(去芦炒二两) 白茯苓(去皮二钱) 干姜(一钱炒)白姜(一钱炒) 良姜(一钱腹痛倍用) 浓朴(姜汁炒一钱) 大附子(泡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热服
熨脐下。一脱阳症。四肢逆冷。元气不接。不省人事。外肾缩入。面黑气喘。冷汗自出。须臾不救。或伤寒新瘥。先以葱白炒令热。多因大吐大泻之后。误与妇人交小腹紧痛。次用附子(两个去皮熏一两正) 白术(去芦炒去油) 干姜(炮各五钱) 木香(二钱五分)
上锉。须臾。水煎服。再一服。每剂五两
一方。研烂。热酒调服。勿令气冷。用葱白连须六七根。外用炒盐熨脐下气海
急用。一治阴症。手足厥冷
三仙散
大附子(炮去皮脐) 官桂 干姜(炒各等分)
即愈。每服三钱。滚酒调服。上共为细末
宜。一论阴症。腹痛身冷
回阳散
硫黄(四分) 胡椒(六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分。烧酒调服
一治阴症秘方
饭为丸。取出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用硫黄化开。倾入井水内。如梧桐子大
一治阴症
为末。烧存性。热酒调下。用鱼鳔一个。胡椒四十九粒
又方。锅内炒熟。就以盖住。勿令泄气。候温饮酒大效。用黑豆不拘多少。乘热以好酒淬之
阴缩。手足厥冷。滚酒调服。一治阴症腹痛。用朝脑二三钱。用枯白矾以水调涂两手
良久汗出即愈。相合于大腿内夹之
候冷。为粗散。水一盏。盐一撮。脉息沉细。头痛腰重。炒令转色。每服一钱。再捣为细末。煎取半盏温服。一治阴毒手足厥冷。兼治阴毒咳逆等疾。川乌头、干姜等分
一治阴症
五七炷为度。后放艾多灸之。用小艾炷灸之。用大艾炷灸脐中。预将蒜捣汁擦脐上。其脐上下左右各开一寸
其茎即出。速令人捉定。如玉茎缩入于内。放在马口灸二壮。急将艾丸如绿豆大。仍用加味理中汤主之
一论阴症。用手扯开。连毛带屎。须臾热透。小便即出。小便缩入腹内。合放病患肚脐上。令人用足 鸡上。用极肥壮母鸡一只。快刀将脊上急急劈破
用。宜之。一论因女色成阴症者
回阳膏
白矾(煮三钱) 黄丹(二钱) 干姜(五钱) 母丁香(十个) 胡椒(十五六枚)
上为末。用醋调得所。以男左女右。握药搭脐上。盖被出汗即愈
一治阴症最效方
芥菜子(七钱) 干姜(三钱)
上为末。贴脐上。放些盐。尽头处。水调作饼。手帕缚之。以熨斗熨之。攀阴茎往上。数次汗出为度。又将病人小便。用艾炷灸七壮神效
不得汗出者。一治阴症不能服药
回阳散
丁香 干姜 乳香 没药 胡椒(各三钱)
上为末。每用三钱。其汗自出。安于两膝间。以手帕缚定。用绵被盖之。以唾调涂在两手心
一紧阴。为细末。摊脐上。黄丹一撮。及大小便不通。小芥菜子半碗。腊醋烧滚调糊
热如火。为细末。以纸盖住。将药去了。如忍得热。用青布沾水凉之。不妨以一炷香为度。不用水更妙一紧阴。唾津调涂自己手心。用胡椒 干姜各二钱。绵纸盖按阴户上侧卧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