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咳嗽

。治法。停寒者。挟热者。则焦烦。慎风寒。肺为娇脏。形寒饮冷。燥热郁蒸。咳嗽二症。难作一涂。因伤肺气。鼻塞声重。凄惨怯寒。痰出咳止。面赤痰结。气结息重。风痰壅盛。与痰俱尽。方得少息。唾之稀稠。而可知也。久咳不已。如物伤损。大可畏也。更能温中。滋润肺经。痰热喘急。肺气则喘满。以岁周论之。以一日论之。风寒宜疏散。烦热宜清利。痰饮则豁痰。火极则降火。况肺生胃门。和顺三焦者。乳母节饮食。 夫咳嗽者。外主身之皮毛。内为五脏华盖。其症感风寒者。受湿者为缠滞。停水者则怔忡。春乃上升之气。夏乃火气炎上。秋由湿热伤肺。冬则风寒外束。必致惊悸顽涎。甚至眼眶紫黑。眼珠红赤如血。与表顺助其气。胃复则痰不生。肺滋则咳不有。咳何从而生乎。火极则咳声不转。其咳而吐脓血者。受湿用胜湿之药。停水宜泻水之剂。并挟惊伤寒等症。最为伤也肺实肺虚。皆能壅痰而发咳也。若痰饮则咳有痰声。则咳至极频吐乳食。宜养胃去风豁痰也。将见气壮则咳渐减。一论春夏秋伤风咳嗽。肺热盛也。肺胀则养胃疏肝风痰壅盛。兼伤脾湿也。肺气伤而不清。脾湿动而生痰。则视痰之黄白。而或实或虚。夜间或有食积。清晨嗽曰痰火午后皆曰阴虚咳谓无痰有声嗽谓无声有痰咳嗽谓有声有痰

雄朱丸

牛胆南星 天花粉(各一两) 薄荷 荆芥 防风 天麻 羌活 朱砂 雄黄(各六钱)

麝香(三分)

。粳米饭为丸。薄荷汤送下。 上为细末

。夜不能睡。以此发之。 一论冬月感寒咳嗽

九宝饮

薄荷 紫苏 大腹皮 麻黄 桂枝 桑白皮 杏仁 陈皮 甘草

。水煎。温服。生姜三片。乌梅一个。 上锉

宜服 。发热头痛。咳嗽喘急。痰涎壅盛。鼻塞声重。涕唾稠粘。乃内伤外感。一切发热等症。 一论小儿四时感冒

参苏饮

紫苏 陈皮 桔梗 前胡 半夏 干葛 茯苓(去皮) 枳壳(去穣) 人参 木香 甘草

。生姜煎服。 上锉

。挖小孔。烧熟与服。用甜梨一个。入硼砂一分。或捣汁亦可。 一论小儿咳嗽吐痰

用 。 一论小儿一切咳嗽不已

宁嗽膏

麻黄 杏仁(去皮尖) 桔梗(去芦) 甘草 知母 贝母 款冬花 黄芩 紫菀(各五钱)黄连(一钱) 香附(二钱童便炒) 牛胆南星(一两)

。每一丸。炼蜜为丸。如芡实大。白汤食后化下。 上为细末

。鼻流清涕。轻者勿药。治痰为主。轻轻解之。重者服此方。候二三日自愈。或鼻塞咳嗽吐痰。 一论小儿身热感冒

白术(去芦一钱) 白茯苓(七分去皮) 桑白皮(蜜炙七分) 川芎(五分) 桔梗(五分)橘红(五分) 半夏(五分) 防风(四分) 甘草 薄荷(各三分) 枯芩(炒三分)

。生姜水煎服。 上锉一剂

服解表之剂。如喘促出汗。此脾肺气虚。以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 。 一治小儿伤风咳嗽发热

<<寿世保元>>•龚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