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阴主血。腑属阳。阳主气。为症既异。痘宜内实。可用补剂。疹忌内实。只宜解散。略相似耳。既出之后。夫胎毒一也。疹出于六腑。则治法亦殊。惟初热发表。古谓麻即疹也。疹出如麻成朵。痘出如豆成粒。皆象其形而名也。故痘有形而有汁。其症寒热备有也。故疹有形而无浆。痘则补气以生血。疹宜补阴以制阳。痘出于五脏脏属阴。其形多实热而无寒也

何也。盖疹热甚。而血多虚耗。则阴分受其熬煎。而不可少动其气。故以清火滋阴为主

良可太息矣。及诸燥悍之剂。首尾当深忌也。方书轻忽而不备。世知痘症所系之重。而不知疹子杀人尤甚。所以人参、白术、半夏

眼胞肿。多似伤风。鼻流清涕。其泪汪汪。但见此候。即是疹子。腠理开达。戒荤腥浓味。使皮肤通畅。面浮肿两腮赤。便宜谨避风寒。用药以表散之。而疹毒以出也。一论疹发热之初。恶心干呕为异耳。惟疹子则咳嗽喷嚏

宜。呵欠。发热恶寒。咳嗽喷嚏。流涕头眩。一论疹子初出

升麻葛根汤

升麻 葛根 白芍(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锉。切忌大汗。生姜水煎服。斑不红者亦宜。加紫苏、葱白以解肌。乃 疹初起之神方也

可用。若不治。麻毒内攻。胃烂而死。一论 疹既出。一日而又没者。乃为风寒所冲

消毒饮

鼠粘子(四钱) 荆芥(二钱) 生甘草(一钱) 防风(去芦五分)

上锉。水煎服。加乌犀角尤妙

心慌。或出不尽。哭啼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须臾。或下痢腹痛可用。一论 疹既出而复没

二仙汤鄢陵刘孟门传

黄芩(去朽) 白芍药(生用)

各等分。水煎温服如神

可用。一论 疹已出。谵语烦躁作渴者

白虎解毒汤

石膏 知母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甘草

上锉。水煎服

大小便闭。一论 疹已出。(方见中寒)。可服防风通圣散

宜。谵语。小便闭塞者。一论 疹已出

导赤散

生地黄 木通 甘草 淡竹叶(七片)

水煎服

可服。泄泻不止。一论 疹已出

四苓散

猪苓 泽泻 白术(去芦) 白茯苓(各等分)

水煎服。如小便如泔者。或小便不通者。加车前、木通

可服。寒热似疟。一论 疹已出

柴苓汤

柴胡 黄芩 半夏(减半) 猪苓 泽泻 白术(去芦) 白茯苓(去皮) 甘草

上锉。姜、枣煎服

大便下血。吐血衄血。疮疹稠密。热浊赤痛。或小便下血。或二便闭涩。一论 疹已出

犀角解毒汤

真犀角(一钱如无升麻代之) 生地黄(五分) 牡丹皮(一钱) 赤芍(一钱) 黄连 枯黄芩黄柏 栀子

上锉。水煎服。童便和服。如吐血衄血。加炒山栀子

可服。并为血虚血热。一论 疹前后有潮热不退等症

四物汤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血虚用熟血热用生)

嗽。上锉。发渴。有痰。水煎服。加栝蒌霜。加麦门冬、犀角汁。加贝母、陈皮去白

内蕴实热。自不必食。决能食矣。真不为害也。盖热毒未解。如胃气虚者。虽不进饮食者。退后若不食者。一论 疹正出之时。但得 疹淡红润泽。当随用四物汤加神曲、砂仁二帖

须少下地黄

如色红紫。干燥晦暗。宜四物汤。用生地黄。乃火盛毒炽。一论 疹既出之时。加红花、酒炒黄芩

已过三日。不能没者。乃内有虚热。如失血之症。一论 疹既出。加犀角汁解之。宜用四物汤进之

鼻血横行。以利小便。使热下行。急用四物汤。一论 疹退后。若有牙根腐烂。并为失血之症。如疳疮色白者。为胃烂不治之症也。加茵陈、木通、生犀角之类

戒水湿。须避风寒。如或不谨。无有愈也。一论 疹之后。遂致终身之咳嗽

一论 疹前后。少助滋味可也。恐惹终身之咳嗽。只宜用老鸡精肉煮食。大忌猪肉鱼酒鸡子之类

当以四物汤。则胎决无危。而疹易出矣。如胎气上冲。一论孕妇出麻。安胎清热为主。磨生槟榔服之。更以四物汤大进之。急用苎根、艾叶煎汤。倍加白术、条芩、艾叶

余热内攻。循衣摸床。谵言妄语。虽预防之。随症择用。仍忌鱼腥。葱蒜之物。一论疹子没后。神昏伤志者死。必先见诸气色。如热轻余毒未除。或消毒饮、解毒汤。始终以升麻葛根汤为主

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水煎服

<<寿世保元>>•龚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