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察目部

。(《经》云:阳气盛则 目,阴气盛则瞑目也)。凡开目欲见人者阳症也,闭目不欲见人者阴症也,目瞑者,将衄血也。 《五法》云:目者至阴也,五脏精华之所系,热则昏暗,水足则明察秋毫。白睛黄者,将发黄也;至于目反上视,瞪目直视,及眼胞忽然陷下者,为五脏已绝之症,不治。如常而然者,邪未传里也;若赤若黄,邪已入里矣;若昏暗不明,邪热乃在里烧灼,肾水枯涸,故目无精华,不能朗照,急用大承气汤下之,盖寒则目清,未有寒甚而目不见者也,是以曰急下

。乔岳曰:肺主眼胞,肺绝则眼胞陷。 慎庵按:《内经》云:目内陷者死。总之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经》云:阳明是动,病至则恶人与火,欲独闭户牖而处是也。目陷,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脱,又何必专指于肺耶?再按:闭目不欲阴也。予尝阅历,二者皆应,临诊之际,必审察脉症,详辨虚实,庶无遁情,故不拘伤寒杂症,凡见直视、上视、斜视、眼如盲、眼小、目瞪等候,皆系五脏内败,阴阳绝竭,而征于外者,必死,不可轻许以治也

。 少,则不能运精华以敌阳光,故见明则怯也

。通用桑白皮散、玄参丸、泻肺汤、大黄丸。 目不红不肿,但沙涩昏痛,乃气分隐伏之火,脾肺络有湿热,秋时多有此患,俗谓之稻芒赤目,亦曰赤眼

。 《灵枢》曰: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 。 (诊视也,赤脉赤筋也

。 乔岳曰:肝绝,则目涩欲睡

。 张子和曰:目不因火则不病。白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

。 又曰:圣人虽言目得血而能视,然血亦有太过不及也,太过,则脉壅塞而发痛;不及,则目耗竭而失明

。 《脉经》云:病患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视而不见人,泣出如水不止

。 王海藏曰:目能远视,责其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地黄、天冬、山萸

。 能近视,责其有水;不能远视,责其无火,法当补心,人参,茯神,远志

。旧方只用地肤苍朮之属,恐无益也。 又能晓视,不能晚视,日出则明,日入则暗(俗名鸡盲),此元阳不足,而胃气不升也,宜大补而升举其阳

。 凡无故而忽有此三病者,多丧明,不可轻也

。 目病有恶毒者,为瘀血贯眼,初起不过赤肿,渐则紫胀,白珠皆变成血,黑珠深陷而隐小,此必于初起时,急针内脾、迎香、上星、太阳诸穴,以开导之;内服宣明丸、分珠丸、通血丸,迟必失明矣

。 又有瞳神内,不见黑莹,但见一点鲜红或紫浊者,此为血贯瞳神,不但目不可治,恐其人亦不久也;又有白轮自平,而青轮忽泛起突出者,此木邪郁滞,随火胀起也,泻火必先伐木

。然予亦见有两目俱脱而不死者。 又有白轮连黑珠一齐突出者,或凝定不动,或渐出脱落,此风毒也,急于迎香上星等处针之,失治必死

。大剂参、 主之。 目有无故忽失明,此为气脱,非佳兆也。然《难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是又未可专恃参、 也。然又有不同者,丹溪治一男子,忽目盲,其脉涩,谓有死血在胃以四物加苏木、桃仁、红花、陈皮煎,调人参末,数服愈

。人能察其脉,而辨其因,斯上工矣。用白朮为君,黄 、茯苓、陈皮为臣,稍佐以附子,十余剂愈。 又一男子,忽目盲不见物,脉缓大,四至之上,重按则散而无力,此为受湿

。血脉贯瞳者,凶。一脉一岁,死期已终。目间青脉,胆滞掣痛。瞳子高硕,太阳不足。 病在脾;黑,病在肾。目黄大烦,脉大病进;目黄心烦,脉和病愈。目睛晕黄,衄则未止;目睛黄者,酒疸已成。黄白及面,眼胞上下,皆觉肿者,指为谷疸,心下必胀。(故先哲云:目睛黄,非疸即衄,目黄而头汗,将欲发黄)。明堂眼下,青色多欲,精神劳伤,不尔未睡,目无精光,齿黑者,瘰 。病患面目,俱等无 ,眼下青色,伤寒挟阴,目正圆者,太阳经绝, 病不治。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溺难,鲜明留饮(鲜明者,俗名水汪汪也,俱指白珠)。目睛皆钝,不能了了,鼻呼不出,吸而不入,气促而冷,则为阴病;目睛了了,呼吸出入,能往能来,息长而热,则为阳病。黄而难名,病在胸中;白睛黄淡,肺伤泄痢;黄而且浊,或如烟熏,湿甚黄胆;黄如橘明,则为热多;黄兼青紫,脉来必芤,血瘀胸中。眼黑颊赤,乃系热痰,眼胞上下,有如烟煤,亦为痰病;眼黑步艰,呻吟不已,痰已入骨,遍体 疼;眼黑而黄,四肢痿痹,聚沫风痰,随在皆有

。 《素问?评热论》云: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 《灵枢?水胀篇》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 。(目窠,目之下胞。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内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

。一曰脾之候在睑,睑动,则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则睑涩嗜卧矣。 《脉鉴》云:青若针横于目下(青色如针),赤连耳目死须知,目下五色玄珠曰:上下睑肿者,脾气热也

。 又曰:脾虚则睑肿

(睑音检,俗呼为眼胞,又名眼眶。 朱丹溪曰:阳明经有风热,则为烂眼眶。霍乱大吐泻后,目陷,上下两睑,青如磕伤,此土败木贼,不治

<<四诊抉微>>•林之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