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促(阳)

体状诗

。 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进则必死

。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 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

相类诗

(见代脉)

主病诗

。时时喘咳皆痰积,或发狂斑与毒疽。 促脉惟将火病医,其因有五细推之

。虽非恶脉,然渐退渐佳,渐进渐死。 《正眼》云:促因火亢,亦因物停。诸实热之候,又为血气痰饮食五者之内,而或有为虚脱,阴阳不相接之候。促为阳独盛,而阴不能和也,为气怒上逆、为胸满烦躁、为汗郁作喘、为血瘀发斑、为狂妄、为痈肿

分诊

。左尺得位,遗滑堪忧;右尺得促,灼热为定。促在左关,血滞为殃;促在右关,脾官食滞。 左寸促者,心火炎炎;右寸促者,气逆痰壅

抉微

。法在不治,一月果殁。燕都王湛六以脾泄求治,神疲色瘁,诊得促脉,或十四五动一止,或十七八动一止,是真元败绝,阴阳交穷,而促脉呈形,与稽留凝泣而见促者,大不侔矣。 李士材曰:促脉得之脏气乖违,稽留凝涩,阻其营运之机,因而歇止者,十之六七也,其止为轻;得于真元衰惫,阳弛阴涸,失其揆度之常者,十之二三也,其止为重

辨妄

数止为促,缓止为结,何独寸口哉? 。 李时珍曰:《黎氏脉经》但言数而止为促,《脉诀》乃云并居寸口,不言时止者,谬矣

<<四诊抉微>>•林之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