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问》曰: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 《灵枢》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遂,故宗气积于胸中,出干喉咙,以贯心膈而行呼吸焉
。 《甲乙经》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手,脉之宗气也
。 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始读《素问》,则心窃疑之,至读《甲乙经》,而遂释然。《素问》本无二义,马玄台因坊刻之误,而为应衣,应衣者,言病患肌肉瘦弱,其脉动甚,而应衣也,亦通。 顾英白曰:乳根二穴,左右皆有动气,《经》何独言左乳下?盖指其动之甚者耳,非左动而右不动也,其动应手,脉宗气也
。其动微者,病尚浅;动甚者,病则甚。凡患此者,常以纯甘壮水之剂,填补真阴,活者多矣。 张介宾曰:虚里跳动,最为虚损病本,故凡患阴虚劳怯,则心下多有跳动,及惊悸者,人但知其心跳,而不知为虚里之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