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状相类诗
。牢在沉分,大而弦实,浮中二候,了不可得。 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经》)
。 《正眼》:扁鹊曰:牢而长者肝也。或曰:实脉沉大而长,指下鼓击,急数往来,动而能移;牢脉沉而有力,动而不移,为阴寒凝固之象,均一动也,只争移与不移,而主病悬殊
。 弦长实大脉牢坚,牢位常居沉伏间,革脉芤弦自浮起,革虚牢实要详看
主病诗
。疝 瘕何愁也,失血阴虚却忌之。 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
。 张仲景曰:寒则牢坚,有牢固之象
。 李时珍曰:牢主寒实之病,木实则为痛,主心腹寒痛
。 柳氏曰:主有积,主疼痛不移其处
。牢而数,为积热;牢而迟,为痼冷。 张路玉曰:湿痉拘急,寒疝暴逆,坚积内伏,乃有是脉,治方不出辛热开结,甘温助阳之治。设更加之以食填中土,大气不得流转,其变故在于须臾,可不为之密察乎?按:牢为气结、为痈疽、为劳伤痿极、为痰实气促
。 大抵其脉,近乎无胃气也,故皆指为危脉
分诊
。左尺得牢,奔豚为患;右尺得牢,疝瘕痛甚。左关牢者,肝家血积;右关牢者,阴寒痞积。 左寸牢者,伏梁为患;右寸牢者,息奔可定
抉微
。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邪气深入,牢固而成五积。《经》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故牢脉咸主之。 李士材曰:牢脉所主之证,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属阴寒;以其形弦实也,故咸为坚积。及一切按之应手者曰(者,为其有所征兆于外也),假物成形曰瘕(瘕者谓假气血以成形也),见于肌肉间者曰 ,结于隐癖处曰癖
审形似
牢脉不可混于沉脉、伏脉须细辨耳。吴草庐曰:牢为寒实,革为虚寒,安可混乎? 。 按: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实大弦长,牢之体也。沉脉如绵裹砂,内刚外柔,然不必兼大弦也;伏脉非推筋至骨,不见其形;在于牢脉,既实大,才重按之,便满指有力,以此为别耳
辨妄
。 按《脉诀》云:寻之则无,按之则有,但依稀仿佛,却不言实大弦长之形象,是沉脉而非牢脉矣
。 又曰:脉入皮肤,辨息难更,以牢为死亡之脉,其谬可胜数哉
。池氏以为肾传于脾,皆谬妄不经。 《脉诀》又云:肾间疼痛,气居于表
宜忌
。 若夫失血亡精之人,则内虚而当得革脉,乃为正象;若反得牢脉,是脉与证反,可与卜期短矣
。虚病见实脉也。 扁鹊曰:软为虚,牢为实。失血者,脉宜沉细,反浮大而牢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