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别论篇》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搏,谓搏触于手也。 王启玄注曰:阴,谓尺中也。尺脉搏击,与寸脉殊别,阳气挺
。阴戴同父《刊误》谓:寸微尺数也。 《陈自明良方》曰:搏者,近也,谓阴脉逼近于下,阳脉别出于上,阳中见阳,乃阳施
。谓脉出尺外,名曰产门。 《脉指南》曰:脉动于产门者,有胎也
。 又曰:尺中脉数而旺者,胎脉也,为血盛也
。但孕子之脉,原有寸关尺俱数之脉,而此节之经文,乃寸微尺数之旨也。 王宏翰曰:细释《内经》,并诸家之论,谓阴搏阳别,则尺脉搏击于手者,乃数滑有力,而寸脉中见阳,或是寸数,与《内经》之言有异矣
。 《平人气象篇》曰: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 全元起注:作足少阴
。 王启玄注:作手少阴动脉者,大如豆,厥厥动摇也,脉阴阳相搏,名曰动也
。 王叔和《脉经》曰:心主血脉,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王宏翰曰:按:全元起王冰二家之注,各执一见,而叔和合而同论,细释其义,但手少阴心也,心主血脉,足少阴肾也,肾主藏精,精血调和,交会,孕子之征也,言心肾二部之脉动甚,或一部之脉动甚者,皆妇人怀娠之象也
。 《腹中篇》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 按:身有病者,谓经闭也。夫脉来而断绝者经闭,月水不利也。今病经闭而脉来如常,有神不断绝者,是妊娠也
。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脉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妊娠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数也。 《脉经》曰:三部脉浮沉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娠也
。 王宏翰曰:按脉浮沉正等者,即仲景所谓寸关尺三处之脉,大小浮沉迟数同等也
。 仲景以同等,谓阴阳平和之脉,病虽剧当愈,此大概论病患之脉也。叔和谓妇人之脉,三部浮沉正等,又按之无绝者,谓阴阳和洽,有娠之兆也
。 又曰: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俱疾为生二子
。 又曰:得太阴脉为男,太阳脉为女,太阴脉沉,太阳脉浮
。左右手俱沉实,猥生二男。 又曰: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手俱浮大,猥生二女戴同父曰:《脉经》虽曰太阴脉沉为男,太阳脉浮为女,亦不明言以何部为太阳、太阴,不若后条浮大为女,沉实为男之明白也
。 《脉经》曰: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大者如实状
右浮大,右疾,右偏大与俱沉,或以脉 。 又曰左右尺俱浮,为产二男;不尔,则女作男生。左沉实,左疾,左偏大与俱浮,或以脉,或以位,皆阳也。左右尺俱沉,为产二女;不尔,则男作女戴同父曰:前云右浮大为女,左沉实为男,是独以左右脉各异立言,今左右俱浮为二男,俱沉为二女,是并左右两尺脉一同,以其于诸阳男、诸阴女,未常有差也
。右回首者,是女也。 《脉经》曰:遣娠妇而南行,呼之左回首者,是男
。 又曰:看上圊时,夫从后急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也
。亦犹《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女胎在右,则右重,故回首时,慎护重处,而就右也。盖男胎在左,则左重,故回首时,慎护重处,而就左也。发左,则血气从左,而左脉盛;发右,则血气从右,而右脉盛也。丹溪以左大顺男,右大顺女,以医人之左右手言,盖智者之一失也。又如痈疽发上,则血气从上而寸脉盛;发下,则血气从下,而尺脉盛。 娄全善曰:按:朱丹溪言男受胎在左子宫,女受胎在右子宫,斯言大契,是说也。言受胎处,在脐腹之下,则血气护胎,而盛于下,故阴之尺脉鼓搏有力,而与阳之寸脉殊别也。推之于脉,其义亦然,胎在左,则血气护胎而盛于左,故脉亦从之,而左疾为男,左大为男也;胎在右,则血气护胎而盛于右,故脉亦从之,而右疾为女,右大为女也
。 《脉经》曰:妇人妊娠,其夫左乳房有核是男,右乳房有核是女也
。 宏翰按:此言妻孕而夫乳有核,其言似谬,恐衍文,多一夫字,但女孕则女乳有核,其理可通,学人宜审之
。 《脉经》曰:妇人怀娠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但离经者,不病也
) 。(离经者,离乎经常之脉也。 又妇人欲生,其脉离经,夜半觉,日中则生也
。 王子亨云:妊娠,其脉三部俱滑大而疾,在左则男,在右则女
。 《脉指南》曰:关上一动一止者一月,二动二止者二月,余仿此
。 《脉诀刊误》云:滑疾按微胎三月,但疾不散五月母
。 若怀胎五月,是以数足胎成就而结聚,必母体壮热。尝见脉息躁乱,非病苦之症,乃五月胎已成,受火精,故身热脉乱,原无他病也
。欲产之脉,散而离经。 女腹如箕,男腹如釜。新产之脉,沉细缓为吉;实大弦牢,其凶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