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状诗
。 《正眼》云: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颇得其旨
。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张。 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盛欲亡阳
相类诗
(见代脉)
主病诗
。 结脉皆因气血凝,老痰积滞苦沉吟,内生积聚外痈肿,疝瘕为殃病属阴
。浮结为寒邪滞经,沉结为积气在内。先以气寒脉缓,而气血痰饮食五者,一有留滞于其间,则为结。 滑伯仁曰:结为阴独盛而阳不能入也,为积聚、为七情所郁
分部主病
。右寸结者,肺虚气寒;结在右关,痰滞食停;右尺得结,阴寒为楚。 左寸结者,心寒疼痛;结在左关,疝瘕必现;左尺得结,痿嬖之
抉微
。止数烦多,参伍不调者不治。言结而少力,为正气本衰,虽有积聚,脉结而不甚也。尝见二三十至内有一至接续不上,而指下虚微,此元气骤脱,如补益不应,终见危殆。叔和云:如麻子动摇,旋引旋收,聚散不常张路玉曰:越人云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 李士材曰:结而有力者,方为积聚;结而无力者,是直气衰弱,违其营运之常,一味温补为正治。凡寒饮死血,吐利腹痛,癫痫虫积等,气郁不调之病,多有结脉暴见,即宜辛温扶正,略兼散结开痰,脉结自退
此三脉名同实 。仲景有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霭霭如车盖曰阳结。《脉经》又有如麻子动摇,旋引旋收,聚散不常者曰结,主死。 李濒湖曰:《脉诀》言:或来或去,聚而却还,与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