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紧(阴中之阳)

p>体状诗

。 紧脉有力,左右弹人,如绞转索,如切紧绳。李濒湖曰:紧乃热为寒束之脉,故急数如此,要有神气,《素问》谓之急

。 举如转索切似绳,脉象因之得紧名,总是寒邪来作寇,内为腹痛外身疼

相类诗

) 。 (见弦实

。可见紧之为义,不独纵有挺急,亦且横有转侧也。丹溪云:如纫 线,譬如以二股三股纠合为绳,必旋绞而转,始得紧而成绳。 《汇辨》云:天地肃杀之气,阴凝收敛,其见于脉也为紧,较之于弦,更加挺劲之异,仲景曰:如转索无常;叔和云:数如切绳

主病诗

。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紧为诸病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

。 急而紧者,是谓遁尸;数而紧者,当主鬼击

分部诗

。 寸紧人迎气口分,当关心腹痛沉沉,尺中有紧为阴冷,定是奔豚与疝疼

。 张路玉曰:紧为诸寒收引之象。亦有热因寒束,而烦热拘急疼痛者,如太阳寒伤营证是也

。《金匮》所谓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也。 然必人迎浮紧,乃为表证之确候;若气口盛坚,又为内伤饮食之兆

。 刘河间曰:与洪数相兼者,为热痛;或微细阴脉相兼者,为寒痛

分部主病

。左关浮紧筋疼,沉紧胁疼,寒郁紧实 癖;右关浮紧腹膨,沉紧腹疼吐逆。尺脉浮紧,腰脚痛,按涩则为耳闭;沉紧脐下痛,小便难;细紧小肠疝气。 汪子良曰:左寸微紧伤寒,沉紧心中气逆冷痛;右寸浮紧,头疼,鼻塞,膈壅,沉紧滑,肺实咳痰

。但云:浮缓为风伤卫,浮紧为寒伤营。 慎庵按:伤寒乃风寒伤在营卫,故仲景统诊于寸口,未尝分属。今云:左寸浮紧伤寒,况左寸乃君火之位,与寒何涉?此亦汪氏千虑张三锡曰:左三部弦紧,疝瘕痛;右脉弦紧而滑,积滞腹痛

抉微

。脉气有余,病气不足,法当温补,正气复,则邪退而脉自和平,若用攻伐,反伤正气而危矣。 或云:伤寒脉紧,病气脉气俱有余,若内伤杂证而脉紧,是正气与胃气俱虚,一味邪气用事

。 李士材曰:咳嗽虚损之脉,而得沉紧,谓正气已虚,而邪已痼矣,故不治

审形似

。须知数而流利则为滑脉,数而有力则为实脉,数而绞转则为紧脉。 紧之与迟,虽主乎寒,迟则血气有亏,乃脉行迟缓而难前;紧则寒邪凝袭,乃脉行夭矫而搏击

。若中恶浮紧,咳嗽沉紧,皆主死者,此证与脉反也。又有如紧之脉,乃伤寒阴症绝阳,七日、九日之异,便有生死之分,不可不察。 《诊宗三昧》云:夫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者痉,若伏坚者为阴痉,总皆经脉拘急,故有此象。若脉至如转索,而强急不和,是但紧无胃气也,岂堪尚有日乎?慎庵按:紧脉似急数而不甚鼓,暴证见之,为腹痛身疼,寒客太阳,或主风痉痫症

正伪

。崔氏言如线,皆非紧状。或以浮紧为弦,沉紧为牢,亦近似耳。 《脉诀》言寥寥入尺来,比拟失伦

<<四诊抉微>>•林之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