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医书籍中药书籍中医药方中成药品中草药材中药知识疾病知识疾病大全学习笔记中医中药网
医药论

滑(阳中之阴)

体状相类诗

。 滑为阴气有余,故脉来流利如水。《汇辨体象》云:以盘珠荷露为喻,曲尽其流利旋转之状。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故肾脉宜之;气盛则脉涩,故肺脉宜之

) 。(滑则如珠,数则六至。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 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

主病诗

。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 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

分部诗

。 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 淋部尺看

。故滑而冲和,此血来养胎之兆。夫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故妊脉宜之。 滑伯仁曰:三部脉浮沉正等,无他病而不月者,为有妊也

兼脉主病

。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缓。 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分部主病

。 左寸滑者,心经痰热。滑在右关,宿食不化;右尺得滑,溺血经郁。滑在左关,头目为患;左尺得滑,茎中尿赤;右寸滑者,痰饮呕逆

抉微

。 《汇辨》曰:凡痰饮吐逆,伤食等症,皆上中二焦之病,以滑为水物兼有之象

。 设所吐之物,非痰与食,是为呕逆,脉必见涩也,溺血经闭,或生淋痢者,或内有所蓄,血积类液,瘀凝类痰,须以意求之耳

。滑而三五不调,脉形浊者为痰。 吴鹤皋曰:滑而收敛,脉形清者,曰血有余

。 盛启东曰:滑主气分病,滑大无力者,属元气虚,莫作痰论;有力为血实,气壅之候

。 张路玉曰:滑脉无无力之象,盖血由气生,若果气虚,则鼓动之力先微,脉何由而滑耶?滑脉之病,无虚寒之理

。滑为血实气壅之脉,悉属有余。夫脉之滑而不甚有力者,皆浮滑、缓滑、濡滑、微滑之类,终非无力之比。 又曰:平人肢体丰盛,而按之绵软,六脉软滑,此痰湿渐渍于中外,终日劳役,不知倦怠,若安息,则重着 疼矣

正伪

。则知沉为翕奄之沉,非重取乃得,一定之沉也。仲景恐人误认滑脉为沉,下文又曰:滑者,紧之浮名也。《伪诀》云:按之即伏,不进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矣。而《伪诀》云经终篇》曰:滑者,阴气有余,阴气有余,故多汗身寒。《伪诀》云:胃家有寒,下焦蓄血,脐下如冰,与经旨未全违背,第不知变通。禅家所谓死于句下,然与《脉经》言关滑胃热,尺滑血蓄,妇人经病之旨相背谬。 《汇辨》云:当脉气合聚而盛之时,奄忽之间,即以沉去摩写往来流利之状极为曲至

离经脉

。 临产脉滑疾者,曰离经

绝脉

。以其绝无和缓胃气,故《经》予之短期。滑不直手,按之不可得,为大肠气予不足。 《诊宗三昧》云:若滑而急强,擘擘如弹石,谓之肾绝

<<四诊抉微>>•林之翰